圖片展示
圖片展示

英國啟動模擬人腦的仿生學算法研制

作者:中山市威爾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 發表時間:2017-06-24 18:14:09

      根據中國聽力學網報道,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目前已經啟動研制出一種可模擬人類大腦如何聽到聲音的仿生學算法,他們此舉意在改進傳統助聽器以及自動語音識別系統所使用的信號處理算法。助聽器已經發展到下一代3.0的時代,意味著助聽器可以以更多的形態存在。

      他們的研究方向和其他關注信號能量不同,而是集中在探索大腦如何處理聲音信息上。

      按照這個方向,南安普敦大學聲音與振動實驗室的史蒂芬·布里克博士,正在試圖研究出一種基于神經反應的算法,以期能夠更好的洞悉大腦內部是如何將聲音進行編碼處理的。

      一旦明白了大腦是如何處理聲音的,研究人員就能夠有針對性的選擇出大腦處理言語的區域和編碼無用噪聲的部位。研究人員稱,利用這種技術,他們就能對助聽器所采集到的聲音進行重新合成,并且加入降噪技術,保留高品質無損聲音信息,從而進一步提高助聽器產品的言語清晰度。

      當今的語音增強系統,能夠做到降低噪聲、提高音質,但是在增強言語清晰度,尤其是噪聲環境下的言語清晰度上,就差強人意了。

      該團隊制定了一個5年研發計劃,旨在建立一種能夠識別聲源,并提高言語可懂度的類腦言語增強算法。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技術,不僅對聽障人士大有裨益,就是對聽力正常的人群也是益處良多。最終,它將能夠減少眼下佩戴助聽器給人們帶來的些許羞恥感。將來,為了幫助人們聽得更清楚而佩戴這種新型助聽器,應該可以像現在人們為了看得更清楚而佩戴眼鏡一樣普遍。

      研究者認為,研發出一種在噪聲環境中,語音信號處理能力可以與人類大腦相媲美的言語增強系統,正是該科研團隊的終極目標。正常人的聽力還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勝過任何技術系統;用硅膠外殼包裹的助聽器對聲音信號的處理效果,遠遠無法和人類大腦對聲音處理等生氣能力相比。如果能研制出一種能與人類聽覺生理功能相似的仿生聽力系統,勢必成為人類交流史上一個最偉大的革命,亦將極大地造福于廣大的聽障人群。

      中國聽力學網漢東聲總編評論說,人造聽力的研制是否能成功不僅和我們對于聽覺系統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密切相關,而且還和我們目前具備的軟件以及聽力學技術有關,也預示著助聽器3.0是一個更加多元化和更加人性的革命性階段。一旦研制成功,正如人工耳蝸今天經成為常規性聽力康復器械一樣,將徹底改變我們耳聾患者的命運,也學不用花費更多的金錢,或者接受復雜的耳蝸手術,這些耳聾或重聽患者便能恢復聽力,重新享受有聲世界的美妙。正因為,如此,有些專家建議,考慮到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耳聾者,尤其是小兒,最好能保留其自然耳朵,以便從未來醫學科技的成果中收益。


版權所有(c)中山市威爾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17039906號-1
電話:0760-22183808    傳真:0760-22131808

注冊、生產地址:中山市小欖鎮績西廣成南路1街1號   郵編:528415 

添加微信好友,詳細了解產品
使用企業微信
“掃一掃”加入群聊
復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詳細了解產品
我知道了
粵ICP備17039906號
高清无码免费在线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激情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一级A视频-欧美二三区黄色性片